我“求”学生
一般来说,远程教育招生结束,学生入学后,都是学生有求于老师,可自 2000 年我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济宁教学服务中心主任以来,却没少“求”了学生,有时求得还挺“厉害”。
200109 批次高升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赵同生,入学时在合资企业工作,后外调搞销售,工资福利待遇较高,因长期在外地,将要毕业时还差两门课未考。打电话通知他预约考试时,他说在外地上网学习不方便,没时间复习。他对我及时打招呼表示感谢,同时表示,现在收入高了,不在乎已经支付的那点钱,损失点学费无所谓,打算放弃。当时,我在电话里反复劝他再考虑考虑,可他似乎打定了主意,坚持说条件不具备,无法保证学习时间。照理说,事已至此,作为教学的管理者,虽不能说做到了人仁至义尽,但起码可以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了。他的学费已交齐,中途退学,就经济效益而言,我们教学服务中心毫无损失;在社会影响上,由于是学生个人主动放弃,也不存在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但我不忍心看着他半途而废,觉得他真的就此罢休了,实在太可惜,也是我的失职。因此我想一定要留住他。
正面做工作受阻,我就侧面迂回。一天,我试着给他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动员她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促其坚持学下去,拿到毕业证。她为难地说:“你们老师说的他都不听,我说他就更不当回事了。”我说:“现在只有你才能帮的了他。”她惊讶地问:“我?带着个孩子,文化水平又不高,怎么帮啊?”我说:“你能帮的了。只要你会上网,我就能教你学习,教会了你,按我给你指导的方法,把考前资料整理好,给他寄去,他就能和在家一样进行学习和复习了。”她高兴地说:“我会上网,赵老师,就按你说的办,我一定帮他。”过了两天,她打电话告诉我,她丈夫同意按我说的路子继续学下去。从此,她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每天到服务中心来学习,在我的帮助下把需要复习的内容逐一准备好,有事不能到校,就及时给我打电话,我就在电话里指导。就这样,我“求”来“求”去,终于使这个即将放弃学业的学生收回了心,重新坚定了坚持学习的决心。经过复习、考试,小赵两门功课顺利过关,已于 0509 批次申请了毕业。
200103 批次专生本学生李洋,入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后来到新疆做生意,还有一门课没考,可是怎么也跟他联系不上,只好给他家里打电话,想让家里转告。接电话的是他妈妈,不料,她听完我的陈述,当即就表了态,也很明确:“不用告诉李洋了,他早就不想学了。我们不考了。眼下他的买卖越做越大,家里有车有房,还找了个漂亮的媳妇,该有的我们都有了。如今最要紧的是多挣钱,,要那个毕业证有啥用啊?”我平心静气地说:“李洋妈妈,钱多了好啊,可让你的孩子多学点东西,拿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证,对他取得更大的发展,挣更多的钱一定会有帮助的。你的孩子还很年轻,应把眼光放远点,钱也不是一天能挣完的。”他妈妈听了我的话,觉得是诚心诚意为他孩子着想,放缓了语气,感动地说:“赵老师,你说得有道理,我一定叫他回来考试,再怎么着也得让孩子把学上完。”不久,李洋果然从新疆赶了回来,通过了课程考试,并及时申请了毕业论文。
几年来,为了使那些曾经动摇、试图放弃的学生回心转意,坚持学业,我“求”学生,“求”他们的配偶和家长,反反复复,苦口婆心,遭了不少难,碰了不少钉子。有时想想,也觉得挺委屈,你爱学不学,何苦这么不厌其烦地求他们呢!劳神费力不说,纯粹是尽义务。按理说,该他们来求我的。可一遇到具体的人和事,还是痴心难改,“涛声依旧”。也许这就是我的“职业病”。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做好远程教育工作,我还会继续当这种“冤大头”,乐此不疲地“求”下去。
(网上人大济宁教学服务中心赵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