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让热爱社会工作的人成为同学
退休后的海阿姨时间很充裕,她一直惦记要学点儿什么,也好与时俱进,于是开始在网络上搜索。最开始想学历史,但网上的相关课程并不多,无意中她查到了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消息,由于平时喜欢关注社会问题,这让她分外欣喜,如获至宝。
放下鼠标,拿起电话,海阿姨拨通了咨询热线,一问得知,报名时间正好,报名地点很近,还犹豫个啥,她揣上钱就去把学费交了。
其实海阿姨和社会工作还是挺有缘的。1999年,她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做一个介绍老科学家的系列片,借工作之便,她有幸结识了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先生,而郭先生的夫人桂慧君女士则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开办了“老年服务中心”,专门为区域内的老年知识分子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当时,大家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远不如现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社会工作,但海阿姨却“一见如故”,感觉这有点类似她以前做病症控制与预防时开展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交流,海阿姨感受到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在社会服务领域的某些不足,这让她印象深刻。从此,社会工作在海阿姨心里扎了根。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海阿姨这次在人大网校报名学习社会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她知道人民大学在社会学领域的权威性,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整的教学体系让倾向于系统学习的海阿姨非常满意。人大的社会工作专业是经过长期摸索而建立的培养体系,能让学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专业的行为模式。海阿姨打了个比方,作为医务人员,一个拿镊子的简单动作就能看出来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还是“野路子”出身。
在电视台的工作经历, 让海阿姨对于图像表达情有独钟, 而人民大学网络教育社工专业的学习方式正是 “音频+视频+课件”, 效果让人非常满意。通过数码设备,海阿姨还能够想听就听, 想停就停, 反复观看, 巩固学习。用海阿姨自己的话说:“上网校再也不用担心迟到的问题了。”
远程教学内容的起点设定很重要。在上人大网校之前, 海阿姨曾经参加过一个在线英语培训课程, 但学起来很吃力, 一是因为教学进度快, 二是因为课程内容并没有照顾到大家不同的基础。而通过在人大网校一个多月的学习, 海阿姨觉得人大的课件不仅遵循了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还为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准备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知识扩展, 可以让学员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海阿姨觉得通过网络学习社会工作的优点在于, 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 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无论你以前的基础如何, 无论你身在何方, 只要对社会工作有兴趣、 有热情, 大家就可以成为同学, 共同研究, 一起探讨。从此, 你再也不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零敲碎打地学了, 只要高兴, 你甚至可以跳着学、 倒着学, 将业余生活全部沉浸在社会工作知识的海洋中。
说起未来的打算,海阿姨劲头儿十足。在完成学业之后,她不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在政府力不能及的地方发挥光和热,还打算运用学到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思考,争取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学费都交了,咱不能让它打水漂呀。”海阿姨笑着说。 ( 柳 旭 )